信息量大!香港高官解读特区政府对「留人才」最新取态
香港立法会10月24日就「跟进新来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动议辩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总结发言时对几个主要内容作出回应,涉及香港与人才二者间的关系、政府扮演的角色、各类人才续签的考量等。孙玉菡强调,人才来香港是看重机遇而非福利和优惠,特区政府扮演的角色也不会是保姆而是提供机会和帮助,大家要互相适应,适合的就自然会留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于来到香港的人才,特区政府看重的是其潜力,但要续签的时候,就要证明其实力,有潜力可以来港,但要留在港的话一定要有实力。
新来人才呈「三高」特点
与香港属「相互选择」关系
孙玉菡说,过去两年特区政府积极「抢人才」,效果很显著。这可见于去年香港人口出现增长,增长主要来源与以往不同,主要来自于高端人才,跟以往主要来自于社会较基层的新移民截然不同。
孙玉菡形容新来人才是「三高」人士:高收入、高学历、高要求。他们的要求及看法跟过去来港人士完全不同。孙玉菡说,实则上这些「三高」人士跟香港是相互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去其他地方,但最终选择来港的原因,其实建基于两个字——机遇。若没有机遇的话,这些「三高」人士不会来香港。
来港为「机遇」而非「福利」
政府不需做「保姆」而要「指路」
孙玉菡说,也就是说他们来港看重的是机遇,而非福利和优惠,也不是要寻求照顾。正如大家担心我们是否要做「保姆」,他们并不需要,他们要的是能否帮他们一把。用「电筒」比喻,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给予光源,他们只是来港后不知道如何「按掣」,若知道方法他们便会自行发光,否则即使他们有光、有电池、有钱,也无从发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提供「按掣」的方法,让他们自行运作,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多些便利和协助。
孙玉菡说,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成立之后,是希望将资源zui大化,第1是要搭建平台;第2是要编织网络,在市场化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市场帮助他们,尽量联络香港已有的资源,告诉他们可以到哪里找教育和求职资讯等,或者为他们举办线上线下的工作招聘会,主要是帮助他们在「人生路不熟」时作启动,让他们比较容易来到香港。
人才「来港看潜力 留港靠实力」
续签「非常严格 要求清晰」
孙玉菡说,来到香港的人才,我们看重的是其潜力,譬如他学历高、收入高,但要续签的时候,就要证明其实力,有潜力可以来港,但要留在港的话一定要有实力。我们的签证安排由第1次得到签证,到住满七年可成为香港yongjiu居民要过两关,一般来说有两次续签,续签安排非常严格,要求也很清晰:要找到一份跟学历匹配的工作,或者开创公司,为香港经济作出贡献,能过关两次就可成为yongjiu居民。正如大家所讲,我们追求的不是每名人才到港也要留下,大家要互相适应、互相选择,我们希望可以在香港发光发亮,愿意在香港贡献的人才留下,是一个选择过程,必然有些人认为自己不合适要离开,或者被认为不合适不被接受,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希望藉此挑选一些可以帮助香港发展,而香港也愿意和他一起合作的人才留在香港。
孙玉菡说,在人才定位方面,香港着眼的应该是纽约和伦敦,它们从来不会提供任何福利或优惠,因为纽约和伦敦给予的是机会和机遇。香港也应如此,我们的定位是要看着伦敦、纽约,通过人才来到香港,证明香港的重要性。通过与人才互动,令香港的体系优势及制度优势可以发挥得更好。
A类人才实力更强
优化签证利双赢
孙玉菡说,事实上,人才组合的光谱很广阔。我们常说「抢人才、留人才」,「人才」好像有一个很明显的定义,事实上却不是。正如我们的人才计划,如他是属优才、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的A类人士──即高收入人士,其实他具备丰富的财富、能力及关系网,他要的不是你帮他找工作,他要的是你令他看到香港的好处,令他可以在香港投放更多资源,将他的家人带到香港。
正因如此,今年的《施政报告》将高才通A类人才的第1个签证期,由过去两年延长到三年。原因是我们看到A类人才的特征:第1,收入其实不止250万,绝大多数的年收入超过300万;第2,他们的学历非常高。此外,百分之九十已婚并育有子女,希望携同子女来港。他们当中,如果来了香港的话,有四分之一自己做老板及设立公司,会创造职位给香港人。此外,很多打工的人,全部都是大型企业的高管,他来香港不是想跟香港人抢工作,普遍的想法是将企业的部分业务带来香港,在香港成立分公司或分支,来港工作。其实是一样,他把自己的工作带来香港,然后在香港再创造工作。所以,如果我们可以给予更多便利和信息予A类人士,对香港而言是双赢和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加强了A类的签证安排。
C类人才年轻欠经验
多给支援避免造假走歪路
反之亦言,举例说高才通的C类人士──即年轻、毕业未满五年,就业经验不超过三年者,的确需要很多求职的支援。他们年轻,若你问高才通C类人士,每个人都说想找工作,求职时可能遇到某些困难,这其实很正常。我们要做的是要告诉他们香港的机遇,提供一些便利,通过订立一个清晰的程序,让人才不要想着走捷径歪路。这是很清晰的──一定不可以造假、一定要通过工作、创业去证明实力,才可以留在香港。
孙玉菡说,在融入香港方面,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不单是劳工及福利局或人才办,还会跟不同政府部门、商界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提供一些便利,令他们认为香港欢迎人才到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