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类「高才通」,就业率如何?

2024-12-11 12:02:48

为纾缓持续紧张的香港本地劳工市场,特区政府于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计划,让合资格的外来人才毋须先获香港雇主聘用,便可透过高才通计划申请为期两年的签证来港探索机会。有议员在当日的立法会会议上问及会否考虑提高高才通计划A类申请门槛及增加筛选条件。
 
A类人才就业率近六成
1/4为创业者制造职位
 
对此,孙玉菡书面答复称,高才通计划的申请资格及评核准则精简清晰,以高薪人士和dingjian大学毕业生为目标,下设三个申请类别,A类的合资格人士须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而B及C类的合资格人士须为计划下指定的198间大学的学士毕业生。自计划于2022年底推出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高才通计划已批出近85000宗申请,A类申请只占约四分一。
 
A类获批高才来港前大多为企业家或公司管理层,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成就,在市场上具备相当竞争力。根据劳工及福利局较早前就高才通计划来港人才的跟进调查结果,已抵港六个月或以上的A类受访者的就业百分比接近六成,高于B及C类。其中,约四分一A类已就业的受访者为创业者,来港后开立公司,为本地人创造就业机会。已就业的A类高才则多从事香港具优势的产业,包括商业及贸易、创新及科技以及资讯及通讯科技,有助填补本地职位空缺,壮大本地人才库。
 
经高才通计划获批来港的人士首次签证到期时,必须已在港受聘,或开办/参与业务,方可获得续签。高才是否可以长远留港,取决于其自身条件及竞争力,以及他们是否能于本地市场觅得发展机会。有鉴于高才通计划的成效及操作经验,特区政府无意改变高才通计划A类的申请资格及设额外限制。
 
 
同推其他入境计划
吸引多元人才来港
 
孙玉菡还表示,除高才通计划外,特区政府同时推行其他人才入境计划,以吸引多元人才来港就业及定居。其中,「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均以就业为本,经由这些计划来港的人才必须由其雇主保荐申请,在设计上已确保这些输入的人才切合本地就业市场的需求,至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则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经济竞争力。
 
此外,特区政府也制定并不时更新香港人才清单,从而更有效及聚焦地吸引高质素人才,配合香港经济高增值及多元化的发展。人才清单现时涵盖九个行业领域下的51项专业,展示香港最需要并合资格透过「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获得入境便利的人才。特区政府会持续检视各项输入人才计划的成效,按需要优化或作出调整。
 
未来五年人力缺口持续扩大
仍需适度输入外来人才
 
2023年人力推算显示,未来五年各行各业人力供应将不敷填补空缺,人力缺口将持续扩大。在致力保障本地人士优先就业的前提下,特区政府会加大力度培育本地人才及释放本地劳动力,但仍需要适度输入外来人才以解燃眉之急。事实上,即使过去一段时间有不少外来人才循不同入境计划抵港并投身本地劳动市场,本地失业率仍维持在接近全民就业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