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主动争取审稿机会以支持EB1A(杰出人才)移民申请?

2025-03-13 11:59:13

结合美国移民局(USCIS)对于EB1A申请者的要求,特别是其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或体育领域的杰出成就与贡献的评估标准,对于一些EB1A移民申请人来说,“审稿数”是可以针对性积累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学术文章审稿”来聊聊,在美国EB1A移民申请中,哪些申请人可以积累审稿数,如何积累审稿数?
 
 
01 EB1A的核心要求
 
EB1A的审批核心在于申请人需证明其在特定领域内拥有杰出才能,且这种才能已被国家或国际认可。因此,任何能够增强申请人专业声誉和成就证明的行为,如积极争取审稿机会,都是对申请的有力支持。
 
02 哪些申请人需要积累审稿数量?
 
需要积累审稿数量的美国EB1A移民申请人,往往是以“论文”为移民申请核心。而且这类人群在EB1A申请时,核心的“三件套“搭配是:论文、引用、审稿。那么哪些移民申请人是以这“三件套”为主要申请主张呢?
 
☑ 首先是走学术路线的申请人,诸如大学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等。一个合格的EB1A学术类申请人需要在专业期刊内发表过高引用量的一作论文,有丰富的学术文章评审经验,辅之以学术会议、专业课题经验等。
 
但是,如果这类人群的申请案能够提供的客观证据材料比较少、比较弱,也就是一作文章少,引用量低,在准备EB1A移民申请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对审稿数量做出相应提升。
 
☑ 另外一个以“论文”为核心的申请人群是“医生群体”。医生群体的项目和课题研究通常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这些论文一方面可以作为“论文”这一主张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医疗领域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
 
如果是医生类申请人,就需要通过论文和自己的原创评审等角度来阐述对行业的影响和贡献,加上未来的日子能够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所以在该项目十选三的申请标准中,审稿可以作为重要的主张,在审稿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合理提升其审稿数量。
 
其他专业领域的申请人是否需要积累审稿数量,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一些申请人在行业内取得了杰出成就,但也有过学术领域的交集,这种情况下,申请人被邀请参与相关领域审稿也是合理的。在EB1A申请文案阶段,可以为其补充审稿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EB1A移民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并非每个移民申请人都必须符合“行业评审”这一条。如果申请人没有相关背景,就不必强行增加审稿数量。
 
03 为什么要积累审稿数量?
 
审稿对标的是EB1A移民申请主张“行业评审”的标准:申请人作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评判过过他人的工作。这条标准的内在逻辑是如果移民申请人是行业领域的专家,那么申请人就应当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自然会收到各类学术期刊的邀请作为编辑或者审稿人,来评判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
 
能够成为审稿人,在移民官的眼中,就是申请人处于领域前沿的有力客观证据。尤其是申请人的论文和引用数据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审稿的效果更为明显。
 
因为美国移民局官员并不是科研专业人士,以及国际上并不像国内一样那么看重影响因子,因此,只要是公开出版的正规期刊,无论有无影响因子、影响因子高低,只要确实完成了完整的审稿流程,能够提供审稿证据材料,即:受邀、同意审稿、进行审稿、递交审稿意见、感谢信等材料,移民局一般都会认可。
 
04 如何主动争取审稿机会?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快速增加审稿的方法:
 
1.利用人脉,通过自己的导师、同行、同事推荐
 
首先,博士/博后导师往往身兼Editor-in-Chief或多家期刊编委会成员,那么他们的推荐会非常有效。再则导师、同行、同事收到审稿邀约却没时间做,可以让他们向对方期刊转推荐审稿,这也是获取审稿的重要方式之一。
 
2.广泛“撒网”,精准定位
 
申请人应首先识别并列出与自身专业背景高度相关的期刊,然后采取“广泛撒网”的策略,向这些期刊的编辑发出审稿请求,并注明你的擅长领域,在发送邮件时,应确保邮件内容精炼且专业,突出自己的研究方向、技能及过往发表记录,以提高被纳入审稿人数据库的机会。
 
很多期刊都会从自己网站的注册用户中选择方向一致的审稿人。比如,虽然医学类期刊有大几千种,但其实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某几个大的出版社。因此同一出版社旗下的期刊注册方式都是相同的,可以极大提高审稿邀请概率。
 
3. 群发邮件与个性化结合
 
为了提高效率,申请人可以采用群发邮件的方式,但需注意邮件内容的个性化调整,避免千篇一律的模板。在邮件中,可以详细列举自己的多项研究方向和技能,以增加与不同期刊匹配的可能性。同时,利用专业背景(如统计、计算机科学等)的广泛性,向更多领域的期刊提出审稿请求。
 
4.多层次沟通,跟进反馈
 
在初步请求后,若未获得即时回应,申请人应主动跟进。除了向主编(Editor-in-Chief)发送邮件外,还可尝试联系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表达自己想当审稿人的积极愿望,如果你和编辑的方向一致,则更有机会要到审稿。因为他们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往往更需要积累可靠的审稿人资源。通过持续跟进和展示专业诚意,增加被邀请审稿的机会。
 
5.利用注册信息与主动联系
 
在投稿系统注册时,选择愿意成为审稿人的选项,这有助于出版社主动邀请申请人参与审稿工作。若系统无此选项,可直接向期刊主编或编辑部发送邮件表达意愿,并提供个人简历和发表记录作为支持。对于收到的模糊回复,保持耐心并适时跟进,以获取更明确的审稿机会。
 
6.积极参加期刊审稿人行列
 
一些期刊因投稿量大而常需审稿人,你访问其官网,找到"Review for Sustainability"的入口,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CV等待系统审核。通常要求审稿人拥有博士学位及Google Scholar h-index超过10,符合条件者可主动申请。
 
7.积极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学术活动
 
在学术社区增加活跃度,增加被邀请审稿的可能性。
 
EB1A申请人通过主动争取审稿机会,成功获得审稿机会后,申请人应认真对待每一次审稿任务,以高质量的审稿工作赢得编辑和同行的认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可见度、影响力、声誉等,还可作为EB1A申请中专业贡献和影响力的重要证明。
 
但是,EB1A移民申请是否需要“审稿”,需要提升多少,还是需要在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判断,不建议申请人盲目出击。
 
总体来说,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EB1A申请的成功率,实现申请人的移民目标。